1 新兵征途
在张琳的记忆里,新兵训练那三个月,简直就像一场漫长而艰难的征途,每一步都重如泰山,考验着每个人的极限。
每天天还没亮,那哨声尖锐刺耳,如同幽灵般悄然降临,“咻”地一声刺破了军营的寂静,将战士们的甜美梦境瞬间击碎。
张琳和战友们就像被弹簧弹起来一样,瞬间从热乎乎的被窝里蹦出,麻溜地穿好衣服,朝着操场狂奔。
大冷天的,寒风跟刀子似的割脸,可他们还得迎着风长跑,腿上仿佛绑着沉重的铅块,每一步都需拼尽全力,仿佛在与无形的重力进行殊死搏斗。
汗水湿透了衣服,冷风一吹,立马变成了“冰铠甲”,贴在背上凉飕飕的,让人直打哆嗦。
但张琳那股子倔强劲儿上来了,咬着牙,眼睛瞪得像铜铃,坚定地朝着终点冲,心里就一个念头:“坚持住,不能怂!” 战术训练更是像闯关游戏,难度系数超高。
在尘土飞扬的训练场上,张琳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卧倒、匍匐前进、跃进这些动作。那地面粗糙得跟砂纸似的,没几下就把他的手肘和膝盖磨破了,血渗出来,把军装弄得斑斑点点,跟开了朵“小红花”似的。可他依旧像个上了发条的机器人,全神贯注,绝不退缩。
教官的眼神锐利如鹰,紧盯着每个动作,稍有差池,批评便如雷鸣般响起,震耳欲聋,誓要将这群‘小菜鸟’锤炼成无畏的战神。
张琳心里也清楚,这些看似无聊的训练,可都是为以后上战场攒大招呢。
到了射击训练,张琳整个人就像被施了定身咒,双手紧紧握住枪柄,指尖都憋得发白了,跟个雕像没啥两样,只有呼吸还在慢悠悠地起伏,证明他还活着。
他双眼炯炯有神,仿佛内置瞄准镜,精准无误地锁定靶心。扳机一扣,‘砰’地一声,后坐力猛烈撞击他的肩膀,疼痛袭来,手臂几近麻木,但他咬牙坚持,心中默念着打出佳绩,暗自为自己鼓劲。
日日夜夜,他的脑袋里就像放电影一样,全是硝烟弥漫的战场画面,自己化身成威风凛凛的战神,枪法准得不像话,每颗子弹都带着他的决心,守护着祖国大地和可爱的老百姓。
新兵训练快结束的时候,张琳心里那对下连队的渴望,就像被浇了汽油的火,烧得旺旺的。他天天盼着能被分到冲锋陷阵的战斗班排,想象着自己在战场上大杀四方,成为英雄。他常常望着远方发呆,心里勾勒出一幅热血沸腾的战斗画卷,眼睛里闪烁着对胜利的渴望,还有对未知挑战的“迷之自信”。
2 炊事班初体验
结果,命运跟他开了个超级大玩笑。在那个风和日丽、岁月静好的日子里,分配结果一公布,“炊事班”三个字一钻进他耳朵,他心里那团熊熊燃烧的斗志之火,瞬间就被一盆冷水浇灭了。然而,他很快意识到炊事班在军队中的重要性,它不仅需要具备烹饪技能,还要适应多变的环境和条件,展现出极高的适应能力和韧性。他开始理解,尽管炊事班工作看似简单,实则充满挑战,是军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张琳满心的不情愿如同沉重的石块,压得他步履维艰,每一步都像是拖着千斤重担,缓缓迈向炊事班的门槛。炊事班班长李建国,是个五大三粗但特别和蔼的老兵,脸上的笑容就跟刻上去似的,看着特亲切。
他大步流星地奔来,手掌重重地落在张琳的肩头,发出沉闷的声响,仿佛是在敲响欢迎的鼓点,爽朗地笑道:“欢迎新同志加入咱们炊事班!这儿虽无烽火硝烟,却也是部队不可或缺的‘隐形盾牌’!”
张琳只能扯出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,心里却在疯狂吐槽:“保障?就靠做饭能保障胜利?我可是想在枪林弹雨里大显身手的啊!”
班里的战友们跟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鸟似的,围过来七嘴八舌地介绍炊事班的情况,可张琳的心思早就飘到外太空去了,左耳进右耳出。
分配工作时,班长让他先从洗菜、切菜这些基础活儿干起,张琳心里一百个不乐意,但也只能乖乖听话。
第一天上班,张琳就状况百出,那场面简直像演喜剧。
洗菜的时候,他如同完成任务般,随意地将水洒在菜叶上,轻轻摇晃几下,便打算敷衍了事,结果被眼尖的战友一把拦住:“张琳,这菜可得好好洗,要是有泥沙,大家吃了不得吐得昏天黑地啊!”张琳小声嘟囔着:“不就是洗个菜嘛,哪来这么多事儿!”
洗完菜,切菜又成了“灾难现场”。他拿起菜刀,那动作生疏得像个刚学走路的小孩,紧张得不行。切出的菜品形态各异,大的宛如砖头般笨拙,小的则似米粒般娇小,更有甚者碎成了细屑,仿佛经历了一场爆炸的洗礼。
旁边的老兵实在看不下去了,过来手把手教他:“切菜得讲究手法,刀拿稳,力度匀,你瞧……”张琳面上挂着笑容,装模作样地摆出虚心求教的姿态,心中却如翻江倒海般呐喊:“我身为未来的战神,怎能屈尊于这等琐碎之事!”
做饭时间一到,炊事班里热闹得像菜市场,战友们各忙各的,配合得那叫一个默契。
张琳在一旁帮忙,看着大家忙得热火朝天,自己却像个局外人,那种疏离感就像乌云一样,把他的心遮得严严实实,压得他快喘不过气了。
正郁闷着呢,锅里的油突然“噗”的一下着了火,张琳吓得像见了鬼似的,待在原地不知所措。
班长如同一阵疾风掠过,迅速抄起锅盖,干净利落地将火焰扑灭,然后一脸严肃地看着张琳:“在炊事班,每个环节都关乎大家的肚子和安全,可不能当儿戏!”张琳羞愧地低下了头,脸颊如同熟透的苹果,心中恍然大悟,原来炊事班的工作远比想象中复杂。
3 菜地挑战
熟悉了厨房工作后,张琳又接到个新任务——打理炊事班的菜地。他看着那片杂草丛生、跟原始森林似的菜地,感觉脑袋都大了好几圈,种菜这任务就像一座怎么爬都爬不上去的大山,压得他快喘不过气了。
班长带着他来到菜地,耐心地说:“这地得先翻松,把土块敲碎,种子才能好好扎根。”张琳照着做,拿起锄头就开始刨土,结果那锄头在他手里就像个调皮的小孩,根本不听使唤,到处乱晃。
没刨几下,他就累得气喘吁吁,手臂像被火烧了一样疼。但他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上来了,咬着牙,一锄头一锄头地翻,汗水跟不要钱似的往下滴,都滴进新翻的土里了。
他也顾不上自己灰头土脸的模样,心里只有一个想法:把这地翻得松松软软的! 翻完土该播种了,张琳小心翼翼地把种子撒进土里,再轻轻盖上一层薄土,就像给大地盖上了一层小被子。
接下来拍埂,他拿出一根长绳,一端绑在菜地一角,然后像拔河一样,用力拉直绳子,眼睛瞪得滚圆,紧紧盯着,生怕它歪了,那股认真劲儿,就像在部队整理内务时叠“豆腐块”被子一般。
固定好绳子后,他拿起木板开始拍埂,他双手紧握木板,用尽全身力气拍打着土地,眼睛紧盯着绳子,生怕土埂有一丝歪斜。
经过他的努力,土埂逐渐成形,远远望去,平整如镜,线条笔直,间距均匀,令人赏心悦目。
之后的日子,浇水成了他每天必做的“功课”。夏天热得像火炉,大地都快被烤化了,张琳提着水桶,在水井和菜地之间来回跑,每走一步,都仿佛能感受到鞋底与地面的炙热摩擦,热浪滚滚。
可他还是坚持不懈,看着水滋润着土地,心里就盼着种子能快点发芽,像个等待礼物的小孩一样满心期待。他小心翼翼地控制着水流,就像在给菜苗喂“奶”,生怕多一滴少一滴。
但种菜这事儿就像坐过山车,一点都不顺利。有一天早上,张琳像往常一样去菜地,结果一看,菜苗叶子上全是密密麻麻的小孔,就像被打了无数个洞的筛子,原来是遭了菜青虫的毒手。
凑近一瞧,那些肥嘟嘟的菜青虫在菜叶间扭来扭去,吃得那叫一个欢,不一会儿又啃出好几个洞。
张琳心急如焚,仿佛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,那些菜苗,对他而言,无异于无价之宝,每一株都牵动着他的心弦。
他赶紧向经验丰富的老兵求救,老兵一脸严肃地说:“得赶紧用农药,不然这些菜苗都得被吃光!”张琳马上按照老兵说的,调配好农药,背着喷雾器在菜地里仔细喷洒。
农药的气味刺鼻至极,一旦吸入,便如同利刃在脑海中翻搅,令他头晕脑胀,几乎站立不稳。科学研究说,农药残留危害可大了,不仅能通过食物链跑到人体里,还会污染水源、土壤,影响生态环境。
在我国某地,由于农药残留超标,居民们普遍出现了恶心、呕吐、头晕等症状,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。
但张琳可顾不上这些,咬着牙,像个英勇的战士一样,在菜地里喷来喷去,经过一番折腾,菜青虫终于被制服了,菜苗也慢慢恢复了生机。
刚将菜青虫之患平息,不料又横生枝节,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如狂风暴雨般席卷营地。冰雹硕大如拳,噼里啪啦地倾泻而下,宛如一群肆虐的怪兽,在菜地中肆意践踏,将农作物摧残得七零八落。
张琳眼睁睁看着刚长出来的菜叶被砸得千疮百孔,有的菜苗甚至被拦腰砸断,心疼得要命,却又没办法。
等冰雹一停,他就像火箭一样冲进菜地,看着那片惨不忍睹的菜地,心里像被刀扎了一样。
可他毕竟是个军人,骨子里的坚韧一下子就冒出来了。
他深吸一口气,挺直了略显疲惫的腰板,如同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般,小心翼翼地在泥泞的菜地里穿梭,将那些被冰雹无情击倒的菜苗一一扶起,动作轻柔,仿佛在温柔地抚慰每一个受伤的小生命。
然后,他又耐心地清理断枝叶,给幸存的菜苗施肥、浇水,嘴里还念叨着:“快好起来,快好起来……”
祸不单行,有一天夜里,附近的野狗闯进了菜地,在里面撒欢儿地乱跑,把原本整整齐齐的菜苗踩得乱七八糟,像被龙卷风刮过一样。
第二天早上,张琳看到这场景,脸一下子涨得通红,气得像要喷火。为了防止野狗再来捣乱,他找来了木板和铁丝,凭借新兵训练学到的技能,在菜地周围搭起了简易围栏。
在搭建围栏的过程中,不慎被锋利的铁丝划破了手指,鲜血瞬间如细流般涌出,但他只是简单地用布条缠绕包扎,便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。那股子认真与执着,仿佛他正在进行的是一项关乎生死存亡的重大任务,不容丝毫懈怠。
最后,围栏终于搭好了,像个忠诚的卫士一样,把野狗挡在了外面。 在这片菜地里摸爬滚打后,张琳终于体会到劳动的不容易,也明白了每一棵蔬菜从土地到餐桌的艰辛历程。
4 厨艺蜕变
他不再觉得这活儿单调无聊,亲手种的菜能让战友们吃得开心,他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样甜,满满的都是成就感。看着战友们因为自己的劳动成果笑得合不拢嘴,他对炊事班的工作也越来越上心,干啥都充满热情。
经历了菜地和厨房的各种事儿,张琳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脉,彻底改变了想法。
他明白了,炊事班虽然没有战场上的硝烟,但每一餐的制作、每一棵蔬菜的培育,对提升战友们的战斗力都至关重要,和在前线打仗一样光荣。
从那以后,张琳像换了个人似的,干劲十足,决心在炊事班干出一番大事业。
每天天还没亮,张琳就像个勤劳的小蜜蜂,早早地来到厨房。他拿起扫帚,一丝不苟地清扫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,直到地面光洁如镜,仿佛刚刚经历过一场大扫除的洗礼,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清新的气息。然后开始准备食材,洗菜的时候,他不再敷衍,一片一片地仔细清洗,生怕有一点脏东西藏在里面。
每当切菜时,他总是全神贯注,手中的刀仿佛成了他表达艺术的工具。他耐心地练习着老兵传授的刀法,每一次挥刀都力求精准,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较量。为了切出又细又均匀的土豆丝,他按照专业大厨的方法,从选土豆开始就特别讲究,用薄而轻的刀具,左手稳稳捏住土豆,右手垂直向下切片,控制好力度和厚度。接着把土豆片整齐摆好,左手压住,右手拿刀切丝。
一开始,他切得又慢又难看,但他一点都不灰心,每次下刀都全神贯注,就盼着能越切越好。
慢慢地,他切出的土豆丝像艺术品一样,又细又匀,能整整齐齐地堆叠起来。
白天,只要有空闲时间,张琳就会迫不及待地跑到老兵身边,像一块海绵般贪婪地吸收着烹饪的精髓。他虚心请教,认真倾听,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。老兵们做红烧肉的时候,他的眼睛仿佛被无形的磁力吸引,紧紧锁定在锅铲与翻滚的肉块上,生怕遗漏一丝细微的变化,连眼皮都不愿轻易眨动。
从挑食材、处理肉块,到下锅煸炒、加调料,再到小火慢炖,他都仔仔细细地记录下来。老兵做完菜,他马上凑过去,眼睛里闪着求知的光,追问调料怎么选、火候怎么控制。
晚上,宿舍里静悄悄的,其他人都睡了,只有他还在床边,借着昏黄的灯光,拿着笔在纸上写写画画,琢磨着怎么改良菜肴,心里对烹饪艺术充满了热爱和追求。
为了练好颠锅,张琳专门找了个装满沙子的铁锅,利用休息时间练习。刚开始,他连锅都端不稳,沙子撒得到处都是,跟天女散花似的。但他就是不放弃,一遍又一遍地练。无数次的汗水浇灌下,他的手臂逐渐锻造得如同钢铁般坚实,颠锅的动作也由最初的笨拙生硬,蜕变为了如行云流水般的流畅自如。锅中的食材宛如一群听从他指挥的小精灵,在空中轻盈地翩翩起舞,随后又准确无误地回归锅中,那场景,简直令人叹为观止!
在张琳的努力下,他的厨艺有了质的飞跃。就拿他做的第一道菜——番茄炒蛋来说,一开始做得那叫一个“惨不忍睹”,卖相难看,味道也一般。
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苦练,这道菜变得色香味俱全。他把菜端上餐桌,战友们品尝之后,眼眸中瞬间闪烁起惊喜的光芒,不约而同地竖起大拇指,口中赞叹连连:“张琳,真是绝了!”,
张琳望着大家那洋溢着满足与幸福的笑容,心中仿佛绽放出一朵朵绚烂的花朵,他深知,自己终于在炊事班这片天地里,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价值与归属。
5 采购高手
随着时间的推移,张琳因为在炊事班表现出色,一路“升级打怪”,晋升为上士,还被委以采购的重任。
采购这活儿看着简单,实际上像走钢丝一样,充满挑战,毕竟这关系到全连战友的饮食质量和安全。
第一次执行采购任务,张琳就像个准备考试的学霸,提前做了大量功课。他近乎痴迷地钻研着菜谱,对炊事班所需的每一种食材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,从种类、数量乃至季节的搭配,无一不精心考量,力求每一个细节都能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。
然后,他拿起笔,一笔一画地列出详细的采购清单,那认真劲儿,就像在写一份超级重要的机密文件。
天刚蒙蒙亮,张琳就和战友一起开车前往市区的农贸市场。市场里热闹得像开派对,人来人往,摊位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食材,让人眼花缭乱。
可张琳一点都没被这热闹的场面干扰,心里那沉甸甸的责任感让他保持着高度的专注。
每到一个摊位,他就像个火眼金睛的侦探,仔细检查每一份食材,哪怕是最细微的瑕疵都逃不过他的眼睛。
挑选蔬菜之际,他犹如一位挑剔的美食鉴赏家,细致观察色泽的鲜亮,轻轻掐试菜叶的韧性,更以指尖轻抚,感受那份恰到好处的鲜嫩,誓要挑选出最上乘的佳品。
选购肉类时,他一丝不苟地审视着肉品上的检验检疫标签,仿佛那是通往品质的钥匙,随后又凑近鼻端,轻轻一嗅,只为确认那肉质中蕴含的纯净与新鲜,不容丝毫异味侵扰。
和供应商谈判的时候,张琳就像个英勇的战士,褪去了往日的羞涩,凭借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,为部队争取到最优惠的价格。
有一次,一个供应商想耍小聪明,用不新鲜的蔬菜糊弄他。张琳一眼就看穿了对方的把戏,脸色一沉,果断拒绝了这批货,还严肃地警告供应商:“部队的食材质量可是大事,容不得半点马虎,对战士们得负责!”
除了农贸市场,张琳还得和一些长期合作的供应商打交道。定期检查仓库时,他更是一丝不苟,严格保证食材按照冷藏、冷冻、干燥等要求分类储存,温度、湿度、通风和光照也都要符合标准。
有一回,在检查一家粮油供应商的仓库时,张琳像个专业的质检员,敏锐地发现角落大米包装袋边缘有点发黄,他马上意识到大米可能受潮了。
他立刻要求供应商整改,还暂停了该批次大米的采购,直到问题彻底解决才恢复。 在采购的征途中,突发情况犹如一群顽皮孩童,总在不经意间跳出,带来意想不到的挑战。
临近春节的时候,市场上食材供应紧张,价格也像坐火箭一样往上涨。为了让部队春节期间能吃上丰盛的饭菜,张琳开启了“拼命三郎”模式,四处奔波。
他不间断地联络市内各大供应商,电话一个接一个,如同不知疲倦的使者,确保每一份食材供应都能稳如磐石。他更是不畏路途遥远,亲自驾车穿梭于周边乡镇之间,逐一探访食材源头,精挑细选,只为将最新鲜、最上乘的食材送到战友们的餐桌。
经过他的不懈努力,炊事班成功备齐了各种食材,春节期间,战友们吃得开心,张琳心里也充满了成就感。
经过这么多次采购任务,张琳深刻认识到,采购工作是炊事班的重要一环。依据部队食品采购方案,严格筛选供应商,确保食材源头的安全与质量,从而为官兵们提供美味且健康的饭菜。
他在这个岗位上,继续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,用行动诠释经过这么多次采购任务,张琳深刻认识到,采购工作是炊事班的重要一环。按照部队食品采购方案,严格把控食材源头,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,才能为官兵们做出美味又健康的饭菜。
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,他持续发光发热,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军人的崇高使命与责任担当。
日子一天天过去,张琳在采购领域逐渐成了行家里手,还摸索出了一套独有的“张氏采购秘籍”。一次,部队临时接到紧急任务,需要在极短时间内筹备一批特殊的营养补给品。
张琳得知消息后,没有丝毫慌乱,迅速在脑海中梳理出平日里积累的供应商资源,锁定了几家有能力紧急供货的商家。
他如离弦之箭般赶往商家的仓库,实地考察的同时,电话那头,他正与对方负责人进行着激烈的“谈判较量”。
仓库内,他犹如一名严谨的侦探,目光锐利,不遗漏任何蛛丝马迹,逐一核查货物的生产日期、保质期,以及包装的完好无损。谈判桌上,他凭借着以往积累的丰富经验和真诚态度,成功说服供应商加急调配货物,并以合理的价格成交。
最终,在规定时间内,他顺利将这批关键的营养补给品带回部队,为任务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,战友们纷纷对他竖起大拇指,他也成了大家口中的“采购大神”。
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部队厨艺大比拼,这可是炊事班的“高光时刻”。作为炊事班的骨干,张琳自然承担起了“大厨”的重任。他与战友们一起精心策划菜单,决定将平时积累的烹饪技巧和创意发挥到极致。
比赛之日,厨房里人声鼎沸,张琳镇定自若,犹如一位将军,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大家准备食材。他亲自掌勺,炒、炸、煎、炖,十八般厨艺轮番上阵。只见他颠起锅来,锅中的食材上下翻飞,火焰也跟着欢快地跳跃,引得周围观众阵阵惊叹。
最终,他们团队制作的“军旅特色佳肴”,凭借其绝佳的口感、精致的摆盘,以及背后所蕴含的深厚部队故事,他们在众多参赛队伍中犹如璀璨明星,一举夺得一等奖的桂冠。
当他们站在领奖台上,手捧奖杯,张琳的心中涌动着无比的自豪,他深知,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他们精湛厨艺的高度认可,更是对炊事班全体成员辛勤付出的最好肯定。
如今,在炊事班的厨房里,张琳挥舞着锅铲,动作娴熟而自信。那锅铲与铁锅碰撞发出的清脆声响,仿佛一曲动人的乐章,不再是单调乏味的劳作之音,而是化作了一串串璀璨的欢乐火花,点亮了整个厨房。
这火花,点燃了他对炊事班工作的热爱,照亮了他在部队中别样的奋斗之路,也温暖了每一位战友的心田,成为炊事班生活中最美的旋律 。
6 别样战场
曾经那个一心向往战场冲锋陷阵,对炊事班工作满心抵触的新兵张琳,早已完成了华丽转身,在这锅碗瓢盆间找到了属于自己的“战场”,用美味佳肴书写着别样的军旅篇章,而他和炊事班的故事,还在继续精彩上演……
更新时间:2025-04-16 22:32:36